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学习园地 > 正文

【理论园地】13个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7日 点击数:1,135 字号:【

立下愚公志  誓将穷根拔

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  胡中山

 

20年前,我生活在井泉乡夹山岭村,那里山大沟深、干旱偏僻。几年间,搬的搬、走的走,只剩下100多最穷的户,眼巴巴望着川里人过好日子。1996年我当上村支书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实地考察,决定卖掉全部家当,全村集资,到沙漠边打井开荒,闯出一片新天地。可当时我还年轻,不少群众不敢轻易相信我。这种情况下,我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工作,为了坚定群众的决心,我向9户困难群众每户打了1万元的保证金欠条,承诺搬下去三年后生活好不起来,我砸锅卖铁也给每家赔1万元损失费。家里人不理解,埋怨我为了公家的事背上冤枉债。但我想,自己是党员,是支书,既然挑起这副担子,就有责任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这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搬下来后,我带领群众打井修渠、整地架电、造林修路,移民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昔日的黄沙滩变成了开发区,建立了黄花滩村,还带动山区其他6个组1000多人搬到了川区,全村人口达到4000多人。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启动后,党和政府支持我们建设日光温室,发展节水高效产业。我意识到,这是带领全村群众致富的难得机遇。但是大部分群众并不接受,有人说,建一个棚花2万多,钱从哪里来。有的担心菜种下卖不掉,赔了本。有的怕棚建不成,还耽误了种庄稼。我带领村班子成员通过算账对比、观摩学习,帮助群众转变观念,但真正行动起来的没几个人。多年的支书经历告诉我,党和政府的号召不会错,我决心带头干。我和几个党员贷了款,带头学技术、建温室,每座棚当年收入就上了1万元。群众看到了实惠,思想观念转过来了,第二年全村就建成连片日光温室37座,全部实现当年定植、当年见效。

2012年开始,市委推进主体生产模式,出台了“双联贷”“双业贷”等扶持政策。我抓住机遇发动群众,扩大设施农牧业规模。采取大户担保、互相担保等方式,为困难群众联系贷款2000多万元,协调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为贫困户赊购200多万元的红砖、水泥、钢材,解决他们的建棚困难。五保户岳培榆夫妇想搭温棚,但拿不出钱,我掏钱1.7万元帮他建起一座蔬菜大棚,现在他家年收入2万元以上,再也不靠国家救济。村民郭忠生活困难,我二话不说为他担保贷了5万元贴息款,帮他建起了3座养殖暖棚,现在他家存栏羊500多只,年收入15万元以上。如今的黄花滩村,已发展养殖暖棚2720座、日光温室176亩、经济林600亩,90%的人家住上了砖瓦房,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家开上了小轿车。

随着“下山入川”工程的实施,一批移民新村在黄花滩上拔地而起。2013年,在市委、县委支持下,按照“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构架,由我发起带领移民区党员群众成立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并成立党委,大家推选我当党委书记。合作社坚持“党建引领、龙头带动、产销对接、组团发展”理念,以党组织为牵引,通过品种、技术、防疫、销售“四统一”,把周边专业合作社“拧”在一起,实现了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目前,合作社成立了32个分社,发展社员826名,其中党员186名,培育了皇花种羊场、绿鑫蔬菜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建成养殖暖棚7300多座、日光温室370多座、特色林果3400多亩。合作社成员户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来自主体生产模式的收入占到60%以上。

担任合作社党委书记,我倍感责任重大,不敢有半点马虎。我多次到新疆、宁夏等地跑市场,引进客商建成了森茂牛羊交易市场,对贫困户进场交易实行免费,路途较远的还给予交通补助。交易市场开放后,入驻客商80多家,产品销往新疆、深圳等地,日均交易牛羊1500多头只,年交易额4亿元以上,有效稳定了牛羊交易价格,保护了群众利益。为解决防疫薄弱问题,我将移民点养殖区划分为4个小区,争取项目资金90多万元修建消毒室4间、消毒池4个,新修防疫工作站1处,为4号移民点配套完善了消毒防疫设施,提升了养殖区防疫水平。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温室蔬菜的事我也时时操心。今年春季比较寒冷,降温期间,我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逐棚督促落实防冻措施,温室蔬菜的产量没有受到一点影响。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20年的村干部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只要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今年七一,我十分荣幸地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我深知,成绩是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努力换来的,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激励和鞭策!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有党员的实干、有乡亲们的信任,我有信心把黄花滩移民区产业培育壮大,让黄花滩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有名的脱贫攻坚小康示范区。

 

 

一定要闯出一片新天地

民勤县西渠镇党委副书记(挂职)、号顺村党支部书记  王兴奎

 

西渠镇号顺村地处青土湖边缘,现有117户、583人,是全县离沙漠最近的行政村之一。我生在号顺,长在号顺。30年农民经历,我亲身体会了全村贫困凋敝的艰辛历程,后20年支部书记的经历,我亲眼见证了全村日新月异、沧海桑田的巨变。回想昔日,群众贫困落后的生活场景依旧历历在目。从上任那天起,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我和村上一班人积极响应市委大力推进主体生产模式的号召,把枸杞、红枣和养羊确定为主导产业,带领群众栽植枸杞、红枣1450亩、人均2.5亩,发展养殖暖棚352亩、户均3亩。2015年,枸杞亩均收入超过4000元,养殖暖棚棚均收入达到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万元,其中来自主体生产模式的收入达到70%以上。2012年开始,我抢抓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机遇,建成高标准小康住宅110套和留守老人互助幸福大院,全村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评比和号顺春晚等活动,全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在荒滩上造出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新号顺。村上90岁的代丰元老人说: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过上今天这么好的日子!

尽管号顺村发展了,但怎么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一直在思考。2015年,市委号召学习沙滩经验,我立即组织支委一班人去观摩。一路上仔细观看、反复请教、认真算账,一个想法在心里越来越强烈。我想,如果成立公司,壮大枸杞栽培这个好产业、亮出青土湖生态旅游这个金招牌、演好乡村文化这个拿手戏,一定能带领乡亲们闯出一片新天地。

说干就干。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我发动村上几名党员多方筹资1500万元,注册成立民勤县青土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按照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流转1000亩枸杞和500亩大田,新建5000平方米养殖暖棚和日光温室采摘园,建成集餐饮、住宿、娱乐和乡村文化于一体的号顺生态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怡湖林苑,形成了林果业、设施农牧业、餐饮服务业、大田种植业为主体的产业基地。公司将流转土地的60户农户中的50名劳动力转为产业工人,合理编组、定时上班、定期轮岗,开展种植、餐饮服务、节目表演等生产经营。现在,号顺人下地劳动是社员,上台表演是演员,到了怡湖林苑又是服务员,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每个家庭土地流转收入加每月3000元的工资,一年能拿七、八万元。公司成立以来,实现营业收入500多万元,发放工资100多万元,新产业初显效益,群众信心大增。现在我们种的土地虽然比过去少了,但收入是过去的几十倍,全村没有发生过一次乱开荒、乱打井现象。我深深感到,只要思路好,路子走得对,农业也能带来高回报,农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20年光景弹指一挥间。我曾连明昼夜做群众思想工作,曾顶着质疑推进设施农牧业,曾笑脸陪着怒气冲冲的群众……吃过的苦、流过的汗,只有自己最清楚。今年乡镇换届,我符合班子成员提名条件,也知道这样的机会不多。但我清楚,号顺村的老百姓离不开我,如果我当了公务员,刚刚起步的公司肯定要折腰,最终受损的还是老百姓。考虑再三,我最终选择放弃。我更清楚,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群众的支持,就没有号顺的今天。看到今非昔比的号顺村,我感到付出再多也值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村干部,我觉得,号顺村能做成这些事,一靠支部做后盾,书记打头阵。我们建棚子、栽林子、盖房子、抓票子,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生态农业,都是党的政策好。但好政策要变成老百姓的真金白银,得靠村党支部来落实,我作为书记,始终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真正成了群众的主心骨;二靠公司做平台,抱团谋发展。成立公司时我承诺风险我来担、收益大家享,把公司收益和农户利益紧紧联结在一起,心甘情愿为群众的大小事情奔波忙碌,正因为这样,才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群众也真正成了发展成果的共享者;三靠党员做头羊,共同奔小康。这些年我们始终严格党员标准,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全村30名党员中致富带头人就有20名。村上成立兴业富民产业党支部,通过书记带支委、支委带党员、党员带农户等方式,引领群众发展致富增收产业,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总结完善运行模式,利用23年时间,将号顺村建成乡村生态旅游示范村、实现全面小康的标兵村。

 

 

奉献的青春更有价值

市工业企业人才服务中心干部  闫吉超

 

2007年,我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安家落户,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2012年北京大学号召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工作,又燃起了我学生时代的理想。感动于武威市委、市政府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盼和对人才的关怀尊重,我怀揣梦想、义无反顾地来到武威,在古浪鑫淼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落地生根。我知道,作出这个决定,我在北京的事业就会归零,也考虑过自己今后的发展前途。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认为与其淹没在繁华都市浩瀚的人海里终其一生,还不如到西部急需人才的地方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鑫淼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电石、石灰氮、双氰胺、单氰胺、硝酸胍、氨基胍盐等系列产品为一体的化工企业,公司发展潜力很大,但是科技水平相对滞后。我先后提出严把原料质量关,争取产业升级、余热回收,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等几条意见建议,都被公司领导采纳,并安排我牵头组织实施。我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按照国家标准建立了产品的分析化验方法,帮助查找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我白天在车间各条流水线采集取样,晚上在实验室化验检测,终于发现电石生产工艺的不妥之处在于石灰石和兰碳的配比不科学。经过反复试验、多次检测,我们最终把配比由原来的1:0.8调整为1:0.72。按照这个试验结果,公司降低了兰碳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降低了电石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纯度和下游产品质量,达到了节支增收的双赢效果。为了提高生产、化验各环节的工艺水平,我利用晚上、周末等休息时间,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化验员、车间工人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化工基础知识和生产技术要领,提高了全流程质量控制水平。

我觉得,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依靠科技进步是唯一出路。在我的提议下,2013年,公司安排我负责研发中心筹建和管理工作。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将研发工作做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我依托公司其他引进人才成立研发团队,先后完成了实验室的规划设计,仪器设备采购,供电、供水、供气、通风设施改造等工作,并制定了实验室的一整套管理制度。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把一间小化验室变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研发中心。我们用公司已有产品为原料,开发电石产业链下游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为了节省经费,我们通过互联网检索、向同学朋友咨询等办法完成了市场调查,先后确定盐酸二甲双胍、对双胍基苯甲酸盐等5个新产品目录。我们利用有限的现成设备完成了产品的小试、中试,最后又委托在北京的同学对几批次的样品进行测评,成功完成了新产品的技术储备。

我和爱人都来武威工作,一年只能回北京一两次。孩子平时都是由父母帮着带。前年,孩子得了肺炎,高烧不退,在医院输了11天液体。直到后来爸妈怕孩子出事才打电话告诉我们,我爱人连夜回北京,一路上泣不成声,而我却只能在电话这边沉默。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出色,让我们连年获得“优秀家长”称号。获此殊荣,我倍加惭愧。是啊,对孩子,我没有尽到一个父亲该尽的责任。但是我无怨无悔,我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愧对组织对我的厚爱!

近年来,伴随着市委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鑫淼公司业务迅速扩展,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施多元化经营,现在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武威化工龙头企业、甘肃省百强企业和全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除了成功申请4项专利,我们团队创造的一项成果于2015年2月获得了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我连续两次得到甘肃省委组织部“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的资金支持,并于2015年先后获得了“甘肃省劳动模范”、“古浪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履职尽责,体验到了奋斗的艰辛,感受了成功的喜悦,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能在最需要我的地方贡献青春、实现梦想,我觉得人生才更有意义。我希望若干年后在这片土地上,我依然能够默守着理想,执着而坚韧;能够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组织,做一个实实在在有用的人。

 

 

吹响农村优质教育集结号

古浪县横梁初级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邸光琦

 

横梁初中地处古浪南部山区,那里山大沟深、条件艰苦。2012年,我从大靖镇调到横梁初中当校长。说真的,接到通知我心里有些失落,也有些畏难。但共产党员就要有担当,组织把我安排在哪里,我就要在哪里坚守、发挥作用。我把年老的父母和还在上学的孩子托付给妻子,拉着铺盖卷进山,踏进横梁初中,和全校老师一起吃住在学校,寒来暑往一干就是五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我到横梁初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制度,用制度抓管理、抓服务。摸清学校情况后,我先后制定了班主任量化考核、学风养成、校领导陪餐监管学生灶等一系列制度,将服务措施覆盖到每一人、每一课、每一项活动。制度要落实,关键要有人示范带头。我是校长、是书记,这个头我必须带好,因为“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每天早晨,我总是最先起床,督促早操、巡查早读;晚上,我坚持到最后一间宿舍熄灯才休息;周五放学,我和值周老师一起目送最后一个学生乘车离去,学生一日三餐我和班子成员集体督促学生用餐,未曾吃过一顿热乎饭,五年来一直没有间断。教学中,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于一名普通教师,总是选择全校最差的班带课。7位校领导班子成员除了履行管理职责,全部满负荷带课。这种示范有效调动了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发展,只有融入一线、融入教师,才能带好队伍、带出成绩。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指导备课、评阅作业、分析试卷。学校每一门学科,每一个班级,我都要逐一研究,找出潜力点和薄弱点,指导课任教师和班主任准确把脉,探索提升途径。每一位新教师的课,我都要三番五次地听,不遮不掩地点评。教师姜春燕刚参加工作时,上课总是放不开手脚。我们采取女教师陪听、老教师跟堂、校领导旁听的方式,用半学期时间就帮她站稳了讲台。她所带班级化学成绩连续两年中考排名全县第一。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管得好、教得好,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我们从党员抓起,对教学规范和专业能力严格要求。很多年轻教师除了带好自己的专业课,还要兼任相近专业课教学。有的老师牺牲午休时间,无偿为后进学生辅导功课;有的老师利用吃饭和课外活动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为的就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也在情感上、生活上努力关照每一位老师,为他们创造舒心、愉悦的工作生活环境。2014年,我被评为全县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我把5000元奖金拿出来改善老师们的伙食。大家对校班子更拥护、更信任了。今天,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横梁初中的教师,无论男女老少,都有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特别出成绩的精神,这是横梁初中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并保持领先的源泉和关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靠的是慢功夫、细功夫,也必须有真功夫、实功夫。横梁初中的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在日复一日的严、苦、细、实中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几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县教育局课堂教学增效年高效课堂创建年的活动号召,在不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不布置超量作业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分类作业,作业面批、错题面改,自主阅读、海量阅读,激发学生活力、提升教学质量。我校中考成绩连续5年蝉联全县第一,基本把每一个学生都送入了高中学校。横梁外流的学生纷纷回笼,一些邻近乡镇的学生也慕名而来,横梁初中在校学生由5年前的400多人增加到800人。

学校教学成绩年年上升,但我由于远离家,无法照顾家庭,对孩子的学业疏于管理,女儿学习成绩从2013年中考全县57名滑到今年高考的600名开外,虽然基础很好,却没能上一本线。我知道,我没有愧对横梁大山深处的娃娃,却愧对了自己的孩子。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对我的选择无怨无悔。

老百姓心向往之的好学校在哪里?这二十年的教育生涯,我找到了答案。我觉得,她就在我们每一个胸怀理想的教育工作者心里,她就在我们校长的心里。只要我们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在看似寻常的每一天里坚守,在每一节课每个学生的教法里执着,在风雨无阻护送学生安全上下学的细节里用心,好学校不是写在规划里,而是出自群众的口碑里,好学校可以在城里,也可以出现在山间乡村!

成绩只代表过去,今天的荣誉是新的开始。根据市县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建设规划,我们横梁初中将整体迁往黄花滩绿洲新区,学校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我们一定会继续保持富有责任、敢于作为的劲头,办好新环境中的新学校,努力让下山入川移民区的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吹响农村优质教育的集结号!

 

 

围绕项目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市发改委党总支

 

近年来,市发改委党总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把机关党建作为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促工作的重要举措,着力优化机关作风、创先争优、努力推动工作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党总支先后获得“全省陇原先锋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总支始终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强队伍、提素质的首要任务,以“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集中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开展党员谈体会”“支部书记讲党课”“六对照六查找六提升同心聚力谋发展等活动,2014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班子成员和县级党员干部交流研讨18次、班子成员讲专题党课26次、党员干部学习交流69次、举办专题辅导报告9次。创新开展了科长大讲堂活动,由各科室负责人围绕一个专题,定期对产业发展、投资导向、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深入解读,有效地统一了干部队伍思想认识,提升了整体素质,增强了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钢班子才能带出铁队伍。市发改委有县级党员领导干部16名,这是机关的关键少数,业务上的精兵,工作中的强将。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经常和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约谈交流,激励引导他们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标杆、争做表率。委班子成员主动放弃节假日和双休日,克服各方面困难,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为了争取武威机场项目早日落地,我们多次赴省进京,向军、地、空主管部门汇报衔接,凭着一股不服输、不怕难的劲头,得到了各级领导大力关心支持,机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这种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树立了无声的榜样,产生了上行下效、层层带动的总体效应。在发改委党员干部加班加点已成为工作常态,大家埋头苦干,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全委党员中形成了“谋项目、争项目、抓项目”的良好氛围。

委党总支谋划灵活有效的活动载体,把党员的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组织开展服务企业助推项目”“招商引资大比拼”“争创双联助贫能手等活动,着力激发党员干部抓项目、谋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党员干部直接融入项目建设主战场,切实解决服务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对重大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全程跟踪服务,遇到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全力保证项目早落户、早建设、早完工、早投产。在全省率先成立市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项目审批实行统一受理、集中办公、并联审批,办理时限缩短一半以上,大大加快了项目前期工作,切实营造了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投资环境,这一做法得到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2013年以来,全市通过发改系统共下达项目1307项,落实资金72.93亿元。其中:2014年439项,落实资金19.88亿元;2015年480项,落实资金20.26亿元,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党建工作激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市委以党建统揽全局、用发展凝聚人心,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理念的指导下,市发改委持续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实施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成发电,天祝松山滩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列入全省实施计划并开工建设,全市累计建成风光电项目300万千瓦;干塘至武威南铁路增建二线工程、武威热电联产项目、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新建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武威机场、铁路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2013—2015年,全市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2310项,亿元以上项目449项;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8.64亿元,占“十二五”时期的7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31.93亿元,占“十二五”时期的72%。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