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 07-27
- 07-27
- 06-24
- 06-23武威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3302
- 07-30
青春三下乡∣农护携手建“康桥” 双院融合助振兴
为创新赋能基层发展,武威职业技术大学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和护理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建“绿野康桥”农护联合服务队,于7月8日—7月10日赴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充分发挥“农护结合”专业优势,聚焦健康科普、农技推广、耕读传承三大领域,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新模式,为乡村振兴与健康社区建设注入新活力,生动展现了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与担当。
健康种植双规并行 专业融合点亮社区
服务队深入凉州区靶场社区,创新推出“健康守护+绿色种植”双轨服务模式。志愿者们通过多媒体现场演示,为社区居民普及肺结核疾病的防治知识,并提供血压监测与个性化健康指导。同时,结合健康主题,解答居民家庭种植难题,传授科学栽培与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助力打造安全、健康家庭“小菜园”。医学与农学的跨界协作,既筑牢了社区健康防线,又培育了绿色生活方式,实现了健康管理与生态种植的有机融合。
从农田到餐桌 双专业守护舌尖安全
在永安社区,志愿者们从食材源头入手,讲解农药残留规避、科学选材及营养搭配技巧,并深入剖析不良饮食习惯与慢性病的关联,结合地方特色定制健康食谱,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健康守护。凸显出农学专业把控生产端安全,护理专业延伸消费端健康管理,二者协同构建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的闭环体系。活动不仅提升居民的健康饮食意识,更推动了社区化健康实践的落地,彰显跨学科协作,守护群众健康的创新价值。
田间地头双线实践 农护融合探索新路径
在凉州区双城镇徐信村,服务队同步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与健康环境调研。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操练娃娃菜集约化育苗、间苗及生物防治技术,深度剖析农药使用痛点。同时,走访农户调研居住环境,分析露天垃圾与肠道传染病的关联,提出环境健康综合治理意见。“农田+健康”双线实践模式,既提升了农业生产安全性,又强化了健康环境干预,生动诠释了“以农促健、以健护农”的深层联动机制。
耕读研学传薪火 农护共守文化根脉
服务队还走进武威市博物馆及民勤县博物馆、乡村记忆博物馆,开展耕读教育实践。志愿者们共同研习古代农具、丝路农业交流史,挖掘传统农耕智慧对现代健康生活的启示,并担任志愿讲解员,向公众传递文物背后的文明密码。农学聚焦农耕技术传承,护理延伸健康价值阐释,双向赋能揭示“耕以养生,读以明道”的深层内涵,为守护农耕文明注入了新的时代意义。
“绿野康桥”农护联合服务队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传统的单一专业模式,提倡多学科融合,以知识普及作为活动的基础,增强了参与者的思想意识,从自身到居民,从理论到实践,让学子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从专业出发,由校园走入田间,深入博物馆,进入社区,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阅读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 上一篇:药学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及行业、产业发展调研活动[ 07-24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