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威职业学院 宣传统战部! 今天是:
返回学院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宣传统战部>思政教育 > 正文

中国话语彰显道路思想活力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9日 点击数:880 字号:【

“我们都是‘剧中人’,这意味着我们在展开研究过程中必须切入中国现实;我们同时又是‘剧作者’,这意味着我们的研究必须体现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4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道路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张春美道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自觉。

在这场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市委党校合作举办的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表达了强烈的共同诉求: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彰显中国道路的思想活力。

中国学术要说“中国话”

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中国学者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中国道路需要中国话语。”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胡键表示,如果对国际上的中国议题只有回应能力,没有建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表面装样”。中国和平发展为构建原创性中国话语提供了巨大空间。

理论是弓,话语是箭,在理论的弓上话语的箭才能射得更远。没有繁荣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根基,话语体系无法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构建创新性话语体系,归根结底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摆脱自近代以来的学徒状态,获得自我主张。”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认为,学徒状态并非没有积极意义,但摆脱学徒状态、开始获得自我主张,是任何一种学术走向成熟的决定性转折点。以西方哲学为例,西方哲学长期是理性神学的学徒,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始获得了自我主张,近代西方哲学由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在吴晓明看来,是否使用民族语言是一种学术获得自我主张的形式尺度。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在学术研究方面成就并不突出,但黑格尔评价他为“德国人的教师”,因为沃尔夫开始让哲学讲德语。当哲学开始讲德语,从康德到黑格尔造就了德国古典哲学50年的伟大繁荣。这对中国学术的长远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并不是说不需要学习外语,学习一种外语就是打开一种世界观,外语学习得越多越好,但从总体上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要讲中国话。

中国学术要有“中国心”

中国学术不仅要在形式上讲“中国话”,更要在内容上有“中国心”。立足中国实践讨论中国问题、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关键所在。

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郭庆松表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对古今中外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的融通,更要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伟大实践的推动。立足中国道路的实践基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自觉、文化自觉的逻辑呈现,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为改革发展的实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黑格尔曾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反思”的特点。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雄借此呼吁,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猫头鹰”也该起飞了,应该有进行自我反思的魄力。他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出场和在场问题,“我们研究的高度、研究的趋势,是不是融入了真正的历史?”

张雄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跟上深刻的历史转型、社会转型,就要真正进入中国经济现实做研究,要聚焦社会主义属性的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货币问题、资本问题、金融问题、财富问题、劳动问题、正义问题、分配问题,绝不能玩弄空洞的概念思辨,或者停留于简单的现实直观。“对那些惊天动地触及十几亿中国人生存的问题,如果没有逻辑的抽象、没有精神的批判,我们的自我意识就无处安放。”

把握好三方面资源

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要强调民族性,但并不意味着某种孤立主义、保守主义,或者关门主义的立场,而是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如何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这三方面资源尤为值得关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高慧珠以“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再理解”为题,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资源证明中国道路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高慧珠认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社会形态根据物质技术的发展由低到高演进是科学规律,但这种演进并不是单线性的,而是蕴含多线性的可能。中国道路是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发挥历史主动性的必然产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但值得注意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要“以儒代马”。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卫平看来,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应该接续“五四”以来的传统。经历近代百余年时间的取舍淘洗,中国现代化进程已经对传统文化的诸多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当前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扬弃,而不是直接回到孔孟那里去。

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但对国外理论的吸收绝不能生搬硬套、亦步亦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等学者对当前学界存在的“洋教条”现象提出了批评,一切向西方看齐只能将中国学术话语变成西方学术话语的翻版,对阻碍中国学术健康发展的这种现象必须警惕和反对。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