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威职业学院 质量管理处! 今天是:
返回学院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质量管理处>政策文件 > 正文

教育厅:十年“蝶变”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7日 点击数:557 字号:【

强师筑梦逐未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以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为引领,以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为保障,筑基提质、补短扶弱、树标立范、做优建强,加快构建具有甘肃地域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十年来,我省各级各类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分别达到32726人、60813人、234454人、60336人、1116人;十年来,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学历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和高校教师的主体,教师队伍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

这些变化,折射出这十年来甘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大幅提高。在陇原大地,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掀起了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新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开创了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筑基提质:新时代教师闪耀陇原

树人必先立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增强育人本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新时代教师道德风尚。

在新时代如何正本清源、重塑师魂?十年来,甘肃致力于全面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建立健全了中小学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划定中小学教师和高校师德“红线”和“负面清单”。同时,研发师德修养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汲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更是德性的涵养,品格的培育。十年来,甘肃大力推进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统领教师成长发展,推动教师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使广大教师党员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的表率……

十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持续进行,共评选陇原名师200名、省学科带头人300名、省骨干教师3000名、省农村骨干教师10000名、省园丁奖1065名。自2012年以来全省近15000名一线教师受到省级表彰,近200名优秀教师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一大批优秀教师塑造了当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光辉榜样,最美师魂闪耀陇原,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照亮道德的星空……

从2018年开始,甘肃启动实施了陇原“四有”好老师风采展示系列活动,通过寻找、发现、推介、宣传、学习好老师先进事迹,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省教师师德师风的良好风貌。目前,陇原“四有”好老师宣讲活动已成为我省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一线教师通过聆听教育故事,感悟教师职业的真谛,激发了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内生动力。

特别是,2020年至今,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纪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广大教师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全省近600万师生的身心健康,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省广大教师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陇原学子的人生梦想,生动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十年来,在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甘肃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提高中小学、幼儿园、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师质量。深入实施教师培训工作,创新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自2012年以来,国家和省级培训投入资金近11亿元,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近136万人次,教师培训迈入“提质增效”和“精准培训”新阶段。

做优建强:专业化教师集体“蝶变”

怎样打造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甘肃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长远谋划,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体制,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提升。

十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教师工作综合改革,先后出台了《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广大教师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018年,省委省政府建立了教师队伍建设联席制度,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十年来,我省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逐步提高新教师入职标准,有效扩大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同时,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加大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统筹调配编制内教师资源,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矛盾问题。

十年来,教师的身份在变。由“校管”走向“县管”,一字之差,体现的是教师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全面推行竞聘上岗,进一步激活了教师队伍活力。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落实职级薪酬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让校长们有目标、有干头、有奔头,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领导人员队伍提供了制度支撑。

十年来,教师的评价在改。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工作,推进教育硕士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聚焦中小学教师培养,逐步实现了教育硕士培养与教师资格认定相衔接。

十年来,教师的考核在变。深化研究生导师遴选、聘任、考核和资源分配机制改革,落实“双导师”制和导师组制,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打破终身制。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职业院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职业院校新教师“师范教育+企业实践”入职培训制度,推进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人员职称与学校教师职称兼容互认。

十年来,教师的岗位在变。逐步加大教师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同时,建立城镇优质中小学与薄弱学校、乡村学校结对帮扶机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学区(乡镇)内教师走教制度。

十年来,这一项项改革,瞄准了一个个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痛点”,积蓄着因改革而爆发的红利,激发了教师队伍建设这座火山的“潜力”,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普遍增强。

补短扶弱:高质量教师赋能乡村振兴

“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曾是我省广大乡村教师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如何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稳定性高的乡村教师队伍,赋能乡村振兴?

2015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甘肃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提出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创新基层人才评价、提高基层人才待遇,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扎实成绩。

十年来,定向培养工作成效明显。逐步形成以西北师范大学为引领、省内其他师范院校为主体、省内高校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教师教育体系。从2020年开始,全面实施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定向师范生和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师范生生源质量显著提高。截至2021年底,我省共招收1200名公费师范生,800名优师计划定向师范生,953名小学全科教师,为我省中小学幼儿园培养补充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师资。

十年来,特岗招聘计划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共补充特岗教师46125名,极大缓解了我省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2014-2022年,通过“三区”支教,共选派1.16万名支教教师赴全省64个“三区”县区开展支教,辐射引领带动了当地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十年来,乡村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对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乡村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根据学校所在地的边远程度,分别给予人均每月不低于300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从2019年起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将人均每月不低于300元提高至不低于400元。持续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公共租赁房住房保障范围,逐渐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十年来,教师配置体系更加完善。支持有需求的县区联合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同时,大力推进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2018年以来,我省共招募近260名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讲学,充分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提升受援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要求,我省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富民兴陇、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摄影: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学军 尹晓军

来源:教师工作处、甘肃教育社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